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7-17 10:15:50 打印 字号: | |

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一“本质特征”,对在实践中卓有成效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至关重要。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规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内忧外患之时,成立伊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毛泽东同志在20世纪50年代论述发展目标时指出,要使我国比现在大为发展、大为富、大为强,“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制定富民政策时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原则”、“本质”和“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急不得,也等不得,必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作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努力”。他要求我们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企盼和强烈愿望。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怀有“小康”企盼和“大同”梦想。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在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时,兼顾效率和公平,共同富裕取得积极进展和新的成效,我们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区别。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西方现代化导致的是两极分化。西方现代化在几百年的推进中,把贫困转嫁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即使在本国也是在分配领域极为不公,使贫者愈贫、富者愈富。据有关数据显示,美国最富有的1%人群的资产超过底层90%人群的资产。截至2021年底,美国最富有的1%人群资产占全国的32.2%,创历史新高,1989年这一数据为23.5%。同时,美国底层90%的人群拥有的财富份额也在逐步下降,从1989年的39.1%降至2021年底的30.2%。美国无家可归者近年来大幅度上升。根据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的数据,2022年美国日均有58.25万人无家可归,其中40%只能居住在缺乏庇护的街道、废弃建筑或其他恶劣环境中。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本质特征”要求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来源:《求是》
责任编辑:综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