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县是“中国竹具工艺城”,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竹具产品加工基地,全国70%的竹具来自政和。
竹子,既是政和一张闪亮的名片,也是政和的支柱产业。政和立足资源禀赋优势,致力做细做强“一根竹”,走出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乡村振兴路,撑起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政和法院紧扣奋力打造闽浙边现代化生态新城中心工作,不断深化生态司法保护,推进与法律特派员机制紧密融合,选派生态法官精准对接政和竹制品商会,并设立法律特派员竹企服务点,助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
“我们企业以生产竹制品为主,这些年,由于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有些合作方拖欠了不少货款,部分厂房承租人拖欠租金,我们沟通催要多次都没有结果,正好今天你们来,给我们指导指导……”
2月21日,在政和经济开发区享林工贸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该企业负责人对政和法院法律特派员、生态庭法官说到。
针对企业的法律需求,法律特派员深入分析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和潜在的法律风险,引导企业通过诉讼渠道维护合法权益,并宣传政和法院就涉企案件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司法服务内容,让企业主吃下“定心丸”。
“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遇到法律问题,都可随时与我们法律特派员联系。”
政和法院与企业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及时掌握企业司法需求,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开出法律“良方”,努力让各类市场主体真切感受司法的力度和温度。
竹林是农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长期以来政和法院坚持“涉林无小事”,依法履行审判职能,及时妥善化解涉林纠纷,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2月22日,生态庭一行徒步登山来到一起财产保险合同纠纷争议竹林,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了解案件基本情况,对勘查现场进行记录、拍照固定证据,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案件的公正审理打牢基础。法官还现场进行普法宣传,呼吁群众重视森林生态保护,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政和法院将不断深化“生态司法+”机制,以更加有为的行动加强竹生态保护、保障竹经济发展,打通“一根竹”链通“富民路”,助力人民群众奔向幸福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