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可以让人坚定信念、滤除浮躁、丰富知识、明辨是非、提升才华、修身养性。为了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进一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心入脑,营造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良好氛围,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政和法院推出“礼赞二十大·悦读向未来”读书分享活动,进一步推动形成读经典、学理论、强素质、作表率的浓厚氛围。
11月15日,政和法院组织召开第一期读书分享活动,充分展现了青年干警的阅读热情,从经典中汲取奋进力量。
综合办副主任 颜翔
推荐书籍《实践论》
推荐理由:《实践论》为毛泽东同志写于1937年,当时中国共产党力量相对弱小,处境较为艰难时创作的。《实践论》是中国共产党在矛盾重重的民主革命洪流中实现大逆转、取得大胜利,并奠定根本的思想理论基础。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功开篇。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党的思想理论工作要想有所作为,必须紧紧围绕党在每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实践出真知,真知促实践。认识来源于实践,我们要勇于实践,获取真知。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作为法院青年干警,要勇于实践,善于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不断更新认识,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 周丽丽
推荐书籍:《共产党宣言》
推荐理由:《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推动了中国的发展。我们作为政法青年干警,是法治社会的新兴力量,是法治社会的建设者,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征程中,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因此,我们更应该通过学习深刻领会《共产党宣言》的精神实质,勇于实践《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原则,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学会分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执行局法官助理 吴登尧
推荐书籍:《小镇喧嚣》
推荐理由:作者深度描写基层政权与村组干部、农民、开发商等各类人群互动的日常,展现出农业税政策改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地方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机遇和挑战。身为法院青年干警,通过书籍所描述的十几年前中国镇村官民风貌与现状的比较,能够让我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这些醒目成绩背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所克服的巨大困难,所付出的艰苦努力,从而使我对“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有更加深刻的领悟。
此次读书分享活动邀请立案庭庭长张荣丽同志作现场点评。随后张荣丽庭长结合自身经历谈感悟:古人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书籍,正是脚下的高山、耳边的疾风,帮助我们看到更遥远的风景。阅读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有认识这个世界的逻辑、方法和哲理。她指出:读书需要持之以恒。当今时代,世界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的储备是坚实的后盾。读书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只有独立思考,才能从书本中探悟真知,砥砺品格,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读书需要以行验知。在读书中提升精神境界和综合能力,用政治引领正确方向,用业务践行初心使命。
会议强调,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不仅仅是停留在自身学习,希望广大青年干警们能一同营造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良好氛围,能够通过读书,不断升华人生境界,实现人生价值,遇见更好的自己。